增程车不是纯电续航越高越好,超过350公里,别忽略2件事

增程车不是纯电续航越高越好,超过350公里,别忽略2件事
2025-08-04 07:45:58 图说汽车
百度 凤凰网科技:身处快速变化的风口之中,您会觉得焦虑吗?丁健:投资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个追风口的游戏,需要你很慎重得去了解,尤其像我们做早期投资,要知道它是不是一个扎扎实实的风口,到底它的实质是什么,它未来能不能成长起来。

2025年应该能称得上是增程产品元年,扎堆上市,多集中在旗舰型6座SUV细分市场,带来了更多选择。

竞争激烈,自然就开始了卷技术、卷价格、卷体验之路,其中续航里程更是各个产品想要突破的重中之重。毕竟这和潜在用户的用车痛点相关,跑得远的确更讨消费者欢心。

对于增程老图觉得,在中型SUV领域,纯电续航达到350公里已经非常不错,已经没必要盲目增加电池包容量了,除非在大型SUV上面,还有增加电池包容量的空间。

①、电池包越大,意味着成本越高;

②、电池包越大,整备质量越大,甚至体积越大,能耗越高,还不排除压缩物理空间层面安全冗余。

这两件事看明白了,就要试着接受一个相对合理的纯电续航里程,多大的车,用多大的电池,有时候也是有点道理的。

所以很明显,能看到小电池+大油箱的组合,正在逐渐演变为大电池+小油箱,目的也很简单,既能提升续航里程表现,又能降低用车成本,兼顾油车和电车的优势,带来更出色的体验。事实真的如此吗?百利无一害?双赢的局面?

至少需要考虑一些个问题,大电池包的到来,对于安全性有影响?以及大电池包的到来,是否会影响馈电油耗数据?

目前对插混车型来说,200km纯电续航算得上不错的数据,毕竟更大的整车质量,会让发动机驱动的时候面临额外的负担。

而对增程车型而言,续航里程的节点在哪?

就老图而言,觉得增程车续航超过350km,实际上已经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增程车型提升续航方式很简单粗暴,就是换装大电池包,从30-40kWh电池包,逐渐升级到50-60kWh左右。续航里程数据也的确是肉眼可见的上涨,从此前普遍的200km左右,变成300km很普遍,甚至有车企开始冲击400km+。

但与此同时,需要考虑太多问题,比如电控水平是否有提升?如果底盘变化不大只单纯升级电池,热管理、充放循环以及衰减、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关注。

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增程车的事故率,相对会低一点,也算经过不少充分市场验证,安全性表现比很多纯电车型要出色。而这一点是否会因为大电池包的上车,受到影响?

一个原因是增程车型相对纯电车型,深度放电的情形比较少,电池电量低于设定值的时候,增程器就会启动介入。不同品牌数据阈值不同,多数都在20%上下,有的是22%,有的是25%。就避免了锂电池等因为频繁深度放电带来的压力,比如加速衰减或者过度放电带来的内部损伤。

而且核心动力总成结构上有明显优势,增程式新能源车型,是增程器+电池的组合,大油箱和小电池的组合,避免大电流放电频率,降低因为过载引发的安全隐患。

设计层面的优势,简而言之就是增程车型的电池小。

这是增程车型的底盘图解,可以看到有两套系统,完整的燃油发电系统,汽油发电机作为增程器,配合油箱、排气和冷却完整的系统。还有电驱系统,电机和电控以及电池,当然就容量而言,对比纯电车型电池容量可能只有40%。

对纯油车来说,增程车多了一块电池,为了解决空间和碰撞安全问题,需要优化车身结构,框架和横梁都需要额外的加固。

这是纯电车型的底盘结构,可以看到电池是主角,图中车型还采用了CTB一体化压铸技术,底盘和电池包融为一体,模块化的设计,降低了成本,技术精度和安全性表现都不错。

但有很多成本和技术有限的车型,结构相对单一,底盘也不够平整,甚至没有防护板和防尘,一旦发生碰撞,电池包的防护与热失控风险防控难度更大。底部刮蹭和撞击引起的电池包受损是造成电动汽车起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了解了结构之后,可以看到纯电车型因为滑板式结构,布置在底盘的蓄电池,因为比增程车型的电池组体积大,遇到剐蹭和异物冲击,更容易导致变形和隔膜受损,刺穿、短路等都会引起引火和爆炸等事故发生。

而且增程车型的门槛和成本相对高一些,要承认就是一分钱一分货。三两万能买到一辆纯电车,但是增程门槛还在10万+。

从把增程带到消费者视野中的理想ONE开始,多数都集中在中高端市场,售价门槛也都在25万+,近年来才逐渐下探,但10万+的车型,选择还是相对单一。造车成本也影响着整车结构和用料,毕竟要把两套系统整合并且保持协调和整体性,还有铝合金悬架以及副车架、多防爆阀、水冷散热系统等配置,都是成本的堆砌,而这都正向辅助了增程车型的安全性表现。

从200km续航来提升至400km,在电池种类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体积不变大,那密度就会变大,毕竟很多纯电动续航里程也就在400km上下。这和纯电动车型就底盘结构电池包占比面积来说,没太大区别,不排除压缩一些安全冗余。

而且增程车纯电续航超过300km,车身也会越来越重,能耗还能降低吗?

所以浅谈两点就不难理解,电池包容量大,密度大,体积也大,受剐蹭和撞击的概率更高。底盘变化不大只升级电池容量,也会压缩安全冗余。而且增程车型门槛也在降低,对很多车型来说,钱更应该花在刀刃上,一味追求续航里程提升,忽略整体安全性和平衡,反倒得不偿失。平衡点应该就在350km上下,50度电池已经不错了,再大也不是不行但是更新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