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张思毅
电影《南京照相馆》海报。图片由片方提供
扫码关注文化周刊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自电影《南京照相馆》上映以来,这首朗朗上口的南京童谣,在观众心头留下了一道难忘的烙印。正如影片带来的观感一般,起初是淡淡的伤痛,渐渐化为后劲十足的悲怆。
《南京照相馆》上映9天总票房便突破12亿元,以“黑马”姿态登顶2025年暑期档票房榜。电影通过小人物的视角,以137分钟内敛的表演和考究的镜头语言,去呈现一段沉重的历史,让3000多万人次的观众思考“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八个字的深意。同时,它也证明了,真正的好故事,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关键所在。
●南方日报记者张思毅
共情
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真相
《南京照相馆》是导演申奥首次挑战重大历史题材,他的上一部电影作品是2023年的暑期档票房冠军——反诈题材影片《孤注一掷》。当时,他把控故事节奏和塑造人物的能力便引起了业内关注。
许多影评和观众留言都提到,克制的共情,是《南京照相馆》得以在暑期档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申奥在片中并未过分渲染苦难情绪,而是细致刻画了吉祥照相馆中的众人从委曲求全到舍生取义的思想变化,与侵华日军暴虐、伪善的双重面孔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展现更多历史真相,传递“铭记历史”的决心。
照片,是影片中最核心的线索和意象。当快门每一次被按下,记录的不仅有南京人民在战争来临前的幸福生活,更有侵华日军肆意屠戮无辜人民的如山铁证。据悉,电影中的所有照片均以尊重史料为前提,不仅揭露了日军残忍罪行,还1:1复刻了其粉饰侵略的所谓“亲善照”。美术指导李安然表示:“我们就是用这一张张历历在目的历史照片,一点点拼凑和还原剧本中的场景。”
导演申奥在制作特辑中感慨:“照片的本意是记载美好瞬间,包含人性的寄托。但在日本攻陷南京以后,照片却变成了侵略者宣传的武器,甚至是炫耀的工具。”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凶器”的转变,正是影片通过影像直击历史真相的关键。
当暗房红灯下,日军屠杀百姓的画面在底片上逐渐清晰,那些街头枪毙、肆意屠杀等残忍画面接连呈现。邮差苏柳昌、演员林毓秀、照相馆老板金承宗一家四口、守城士兵宋存义,这七个原本只想在照相馆中躲藏活命的老百姓,决定将沾满国人鲜血的底片送出去,让全世界知道日军在南京城的所作所为。
这些小人物并非天生英雄,他们也曾恐惧、挣扎,却最终在目睹暴行后选择挺身而出,用最朴素的方式传递真相。他们的行动展现了普通人从求生到抗争的觉醒历程,更展现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坚韧。而片中重点着墨的反面人物——把“朋友”“仁义礼智信”挂在嘴边,却视人命如草芥的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以及选择站在同胞和正义对立面、甘当日军走狗的精致利己主义者王广海,他们的所作所为则更衬托出照相馆七人的“大义”。
不少观众还表示,生活在和平年代,许多人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历史课本上的知识点。《南京照相馆》聚焦普通人命运、以照片为小切口的叙事手法,迅速拉近了沉重历史与现代观众之间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与大多数影片宣扬票房成绩的“战报”不同,自上映以来,《南京照相馆》所发的“战报”,体现的只有观影人数。主创们表示,每一位观众在共情之后引发的深思,比不断上涨的票房数字更具现实意义。
思考
跨越近百年的精神传承
“想看但又不敢去看……”“适合带孩子去看吗?”在《南京照相馆》热度高涨时,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下类似的评论。这些疑问引来了众多观众的扎堆回复:“不血腥,去看吧。”“故事真的很好,别错过。”有业内人士感慨,这样大规模的“自来水”,上一次还是出现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时。
“这部电影会一直存在,等待他们来感受。”导演申奥在沈阳路演现场回应“影片是否适合带孩子观看”的提问时,引用一位网友的评论回答道。他期望,更多人能通过影片了解真正的历史,珍惜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如今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
《南京照相馆》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成立,离不开深陷水火却仍勇于抗争的南京百姓,更离不开那一处处惨遭炮火肆虐的昔日胜景。当秦淮河被无辜百姓的鲜血染红,当庄严的城墙沦为断壁残垣,当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满含血泪喊出一个个熟悉的南京地名:雨花台、挹江门、中山门、中华门……一幕幕“山河破碎”的景象跃然眼前,令许多观众深感难忘。
而当照相馆中众人在生离死别之际拍摄“最后的全家福”时,他们在等待慢门的20秒内齐声吟唱童谣,唱出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片中,老金拉下的一张张“日行千里”幕布,更引得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很多老的照相馆都有这样的背景布,那时候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很多人可能一生都没有走出他居住的城市,所以身为照相馆老板的老金把所有对于远方、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寄托,都放在了这张背景布上。”申奥认为,这场戏是全片里非常典型的一次形式内容和情感、情绪的高度统一,“它非常感人,又非常自然。”
“山河永在,生生不息。”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宣扬仇恨,而是为了铭记先辈用血汗与生命换回的光明与未来,并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继续不懈奋斗。
在社交平台上,有观众提到影片结束时发生的一幕。当他向朋友询问“后面还有彩蛋吗?”之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能坐在这里看电影,就是最好的彩蛋。”